穿越千年的智慧
——读《史记》有感
读起《史记》并不陌生,早在初中的学习中便由接触,其中的名篇是《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喊更是超越了时空的限制,现在读来仍其撼山河。文中“苟富贵,勿相忘”的叮嘱更是成为了朋友间谈笑风生的常用语,是可见《史记》语言通俗易懂,内容流传之广。
言《史记》,谈必及司马迁。太史公为完成《史记》的创作,堪受奇耻大辱,耗时整整18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与日月同辉的史学著作,传之后世,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正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写“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太史公得知《史记》的流传之久,被后人如此景仰,心中应该也有所慰藉。
《史记》是一部史学著作,更亦是一部文学著作,其价值和历史地位在此不作赘述。130篇作品,并非每一篇都适合自己想读,因此我选取了数篇感兴趣的文章进行了精读,其他文章有略读亦有略过,本文便浅谈一下自己所品味的《史记》人和事。
“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作为中国历史上颇受争议的人物之一,享尽盛誉和批判,在《项羽本纪》中,太史公将任务最原本的色彩表现出来,尤其是“鸿门宴”片段,将一位英雄式的人物的悲剧刻画得十分生动。楚霸王的凶狠、无主见、不识人才等特点,在任务的交往中暴露得很彻底。项羽一把大火烧掉阿房宫被后世诟病至今,足见其目光短浅,只是匹夫之勇,不知体恤百姓,这样的君王怎能赢得天下人心呢?历史上的项羽我们都无从知晓,但翻阅史书不难得知其英勇善战,在推到秦二世残暴统治的战争中表现突出。遗憾其不同忠士的建言,妄自尊大,在关键时刻的妇人之仁,最终落个“四面楚歌”的境地。刘邦在史学界的争议也颇大,更有人用小人来形容高祖皇帝,但刘邦笑到最后靠的便是他山那件的能力。刘邦在宴会上也坦言“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不知爱惜人才,“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诚如毛泽东主席所言“骄傲使人落后”,项羽乌江畔自刎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也真的是可悲、可叹、可恨、可惜。
与项羽同时期斗智斗勇的人物之一便是张良,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存在。用当下流行的话来概括便是“三高”,即”智商高、颜值高、身份高“。历史上还鲜有其绯闻,真是独孤求败式的人物。史上张良有名的故事很多,其中”老夫予书“的故事广为人知,也为张良日后辅佐刘邦取得天下奠定基础,很多时候,忍耐只是为了更好的爆发,逞一时之快终究不是明智之举。张良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之事,故能成常人所不能成之事。待刘邦夺得天下后,张良不居功自傲,常怀谦卑之心,懂得满足,实为难得,正因如此,流芳千古,受人景仰。当下古文学习中,常以苏轼所写的《留侯传》作为脚本,东坡居士在文中尽显对张良的赞美与欣赏,而司马迁从一个史学家的角度出发,尽求客观,以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实为难得。
《史记》中还有一篇为人所广知的庄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一系列的形象鲜明生动的人物刻画,将或耿直、或忠厚、或鲁莽、或机智的君臣表现得淋漓尽致,给我们展现出智慧的魅力。蔺相如一介书生敢同秦王当庭对质,足可见其智谋与勇气,在辅佐赵惠文王数次与秦王博弈的过程中展现出绝顶智慧。最后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将相和”的美谈,面对着无理取闹的廉颇,相如一再退忍避让,面对着门客的质疑,以一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彰显出贤相的风范,实在令人钦佩。在战国那个多事之秋,有如此品性,令人感动,廉颇负荆请罪,知错能改的性格也值得世人学习。
如此厚重的一部书,自然不可能由本篇所能尽述,选取了个人喜欢的三个章节与大家分享。无论人物如何,我们都不难看出,在战国那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勇气和智慧是成就英雄智慧的金钥匙,忍耐和谦逊是为世人所称道的品格,生活在21世纪,品读《史记》,感慨3000年前那段峥嵘岁月的同时,更多的是希望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可以静下来,努力提升自我,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坚持真理不动摇。很多人向往木心先生所述的《从前慢》中的生活,向往着“诗和远方”的美好,却不敢低下头看看脚下的路。“读史使人明智”,愿太史公和《史记》带给我的坚持与智慧常驻吾心。
16城市 李浩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