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这本书,我不仅领略到了朱苏力先生的精到文笔和作为一个资深法学家对现实问题的独到见解,而且感受到了作者对于媒体与法治,与大众关系的独特观点。
最初拿到《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这本书时,我甚至有一种直接将它搁置起来的冲动,因为书的名字已经让我感觉这或许不是一个初涉法学专业的学生就可以读懂的书。可是,当我翻开目录时,我却发现它与看似高深的书名时两个世界。没有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像一个个故事一样铺陈开来,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仔细地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有了更深的体会。
这本书汇集了作者发表的部分论文、学术随笔和读书笔记。全部分为三编,第一编是关于社会和法律热点问题,诸如言论自由和隐私权、婚姻法的修改、刑事法的修改、送法下乡、科技与法律以及司法审查和制度形成的问题。第二编是“法”的故事,顾名思义,它体现了对于法学自身的反思。包括反思法学的特点,法学教育的随想,曾经的司法洞识等等。可以说体现了作者为一个资深的法学研究这的经验之谈。第三编是作者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的汇总,但却也不仅仅是简单的文章汇总。每一篇读后感都是作者从不同角度切入,展现自己观点的平台。正如作者所言:“关注现实,反思自我和认真读书,大致构成了我认为一个法学家的应为。”全书的三编由浅入深,一步步带领我走进作者的观点和领域,体会作者对法学的感悟与思考。
全书中我最感兴趣,也是最仔细阅读的就是第一篇的内容。也是因为它贴近生活,通俗易懂。也许是因为我初涉法学的懵懂与专业知识的基础不足,导致我对第一篇的内容感触颇深。第一编的每篇文章都体现处作者从学理角度切入进行讨论,以提出对社会实践有深刻影响的建议而结束的写作思路。作者带着普通人的常识,同时运用法学家的冷酷眼光来考察和思考每一个别人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现象和问题,每一篇文章都是对现实的关注,我想着也是引我入胜的原因。因为法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现实的联系跟让人感受到它不是一个仅仅锁在象牙塔力的学问,我们的眼光不应局限于理论研究,更应着眼实际,关注现实问题。
第一篇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文章是《我和你深深地嵌在这个世界之中》。这篇文章从戴安娜王妃之死说起,进而深入地剖析了媒体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让我们看到了媒体与群众,与公众人物之间微妙的关系以及媒体自身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作者既没有过度苟责媒体对戴安娜隐私无止境的挖掘与曝光,也没有过分赞扬媒体多么至高无上的正面效用,而是用一种理性的眼光审视媒体在这个事件中究竟被人们冠以怎样的定位。正如作者所言,戴安娜之死引出对媒体的谴责似乎更多是因为社会失去了一个他们喜爱的人物,必须寻找几只替罪羊。因此,人们将所有的悲伤都倾给戴安娜,而忽略了同样在这起事件中丧失生命的司机多迪。作者从多迪的角度切入整个事件,揭示了媒体的双重作用,也就是,你不可能玩弄媒体干鼓掌,让它仅仅听命于自己,只获得传媒的好处,而拒绝曝光的不利。苏力先生思考的理性及文笔的精到让读者深深折服。
总结这本书的特点,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第一是全书通俗但观点不俗。作者基于常人的感情、观点出发,循循善诱,让读者易于理解并跟随文字逐渐接受他的观点。因为,来源于社会实践的理论笔来源于理论更容易令大家接受。从整本书的风格就可以看出,作者并不是为了追求通俗而通俗,而是一种创新的态度,试图将象牙塔力的知识搬到真实的地面上让大家去理解。我想这样的文章应该是任何人都很乐意去阅读的。
第二是严谨谦虚多的态度。作为一个从事数十年法律研究的著名学者,文章中却很少出现“一定”“必然”等词语,更多出现的是“也许”“可能”“大概”“从······层面上来讲”这样的话,让读者感觉像与作者在面对面的交谈,在我们质疑着某些问题的同时,作者也在质疑着,产生强烈的共鸣,激发我挑灯夜读。且很多文章都是修改了很多次才定稿的,足见作者态度的诚恳和严谨。
曾经我认为读书是一件很枯燥无味的事,特别是法学专业,似乎应该在那些复杂的概念和理论中研究。但是,苏力先生的文章让我找到了另一种读书的乐趣,并对法学有了更深的认识。法治是一个民族的事业,法学假的工作大致是对这一事业的正当化和理解。而法学更不能离开实践而存在,因为实践和常识才是一切学术的出发点。
学完这本书,我了解到了一种制度的形成脱离不开其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一种制度并非味每一个人量身定制的,而是要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同时,要把制度放到时代背景中去考察,随着社会转型发展,适时适度地调整制度汇总的弊端,争取做到尽善尽美。法学工作者必须更注重社会实际,应用人情世故辅助专业工作,汲取不同类型的知识使人们对法律不再陌生和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