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督促学生在实习实践中提高综合就业素质,暑假期间,各系主任、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各自组队,带领我院学生分赴各用人单位,加强校企合作交流,积极开拓实习实践岗位,引导毕业生参加实习实践,促进高质量就业。
师生团队先后走访了并建立了9个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实习实践单位,如中国航民集团、浙江国际嘉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钱江电气有限公司、浙江浩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市江干区白杨街道邻里社区、杭州市公安局钱塘区分局白杨派出所、乳山市妇女联合会、诸暨市税务局大唐税务所、超达阀门研究院和加工工厂等企业和基层事务单位。
带队老师向负责人介绍了学校和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合作等方面的情况,并就用人单位为我校毕业生和准毕业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践机会和就业岗位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学校和用人单位双方就深化合作达成广泛共识,为我院城市管理、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就业、实习、实践机会。

中国航民集团(城市管理)

浙江国际嘉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程管理)

钱江电气有限公司(城市管理)

浙江浩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行政管理)

杭州市江干区白杨街道邻里社区(社保保障)
城管专业邹苗苗同学和行管专业刘莉同学前往杭州市公安局钱塘区分局白杨派出所,参加政务实践,担任办事大厅义警一职,协助居民办理证件,处理日常业务,用实际行动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校师生此行与钱塘派出所达成建立行管专业实践基地的“校地合作”意愿。

杭州市公安局钱塘区分局白杨派出所(城市管理)
行管专业徐思涵在诸暨市税务局大唐税务所参加实习,受到诸暨市税务局大唐税务所副所长徐云岳同志的高度评价。在实习基地之中,她深刻体验到国家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职责与担当,在考公就业之路上向“人民勤务员”目标主动靠拢。

诸暨市税务局大唐税务所(行政管理)
社保专业宋婉婷同学在乳山市妇女联合会实践基地参与实习实践,切身感受基层公务员的实际工作,锻炼自我公文撰写与参与基层环境治理的能力。

乳山市妇女联合会(社会保障)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老师费舒澜带领学生走访高湖镇超达阀门研究院,受到副镇长徐旭毅的热烈欢迎,并对建立实践社保专业实践基地进行深入探讨。

超达阀门研究院和加工工厂(社会保障)
共建实习实践基地旨在为鼓励和引导青年学生关注民生、深入基层、锻炼自身专业能力;也为深化校地对接合作,促进学校与地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同频共振,打造“校地合作”新范式,全力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