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管学院学工网(2017)
  • 双师双行
  • 团学社
  • 心理站
  • 三考中心
  • 读百本书
  • 奖勤助贷
  • 招生就业
新闻动态
  • 活动预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智助抗疫”微访谈(七)
2020年02月20日 16:28  点击:[]

“智助抗疫”微访谈

编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息息相关。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在疫情防控过程中采取的对策措施,对于进一步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哪些启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如何与复工复产有机结合进一步考验着各地治理能力。围绕这些热点问题,结合学院学科专业特色优势,我们在线采访了学院教师代表,邀请他们发表真知灼见,以凝聚智慧助力抗疫工作和治理现代化建设。

今天是本栏目的第七期,我们邀请到的是公共管理学院的叶伟巍教授。

受访老师:叶伟巍

叶伟巍,教授,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教师,九三学社浙江省经济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科技政策。主持国家社科、国家自科等科研项目多项,出版专著合著多部,学术论文多篇。

观点:

1、疫情结束需要等待,但是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2019年我省GDP已经超过6万亿,进出口总额超过3万亿。这么大规模的经济体量,全省停摆一天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是不言而喻的。除了直接的经济损失以外,我省产业竞争力也会面临来自国内外市场的双重侵蚀。

2、 这次全国一致的疫情防控行为,引发了国内市场的真空状态。一旦疫情结束,可能会造成市场阀门重新打开。届时,被抑制的刚性需求和补货需求会集中性爆发,原来具有市场优势的企业,可能会因为复工不及时或市场供应不充分,而被暂时或永久性挤出市场。对国际市场而言,中美贸易战已经一定程度削弱了我省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这次长时间的国际市场停摆,而且60多个国家因为疫情限制我国出口,更加刺激国外竞争企业企图借机抢占我们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

3、我省在国内市场的很多细分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全面恢复产能是维持市场优势的前提条件。对国际市场,保护手握订单的外贸企业,是稳定出口的重中之重工作;不能因为物流链、供应链、产业链等自身原因,再造成这些企业外贸订单长期无法交付兑现,加剧国际市场上被转移替代的风险。从国际市场竞争的角度分析,尽早恢复产能刻不容缓。

4、复工,并不等于恢复产能。当前复工企业普遍认为恢复产能主要存在三大障碍:物流卡脖子问题、产业断链子问题、企业用工荒问题。

5、正如“社区乡村”是本次疫情防控的关键抓手,产业系统重启也需要找到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抓手环节。“工业园区”作为我国产业系统的重要载体,兼具产业集群和社会服务的基本功能,是恢复产能稳定经济的最理想抓手。主要建议为:(1)调整园区考核指标,应急发挥载体服务功能。(2)分级分区集群化复工,避免产业链断裂问题。(3)物流行业重中之重,解决后勤卡脖子问题。(4)制定外地返工接收预案,帮助企业节约招人时间。(5)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强跨区域协同发展。

*观点摘自叶伟巍老师的论文《以工业区为抓手分区分级集群化恢复产能的对策建议》,有兴趣者可查找阅读该篇全文。

通过对叶老师的采访,相信大家对疫情期影响下的经济问题等有了更深的认识。希望在这个假期里,大家能多关注时事,做好假期规划,好好把握时间,努力提升自我,做一个更加优秀的公管人!



版权所有 © 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18号一号学院楼

邮编:310018 ICP备案号:浙ICP备05014573

  • 常用链接
    学校主页
    信息服务门户
  • 下载专区
    规章制度
    常用表格